清光绪碑帖拓本《杨沂孙篆书在昔篇赵烈文跋》亮墨精拓初拓本

潍坊友人小健
17 天前
清光绪碑帖拓本《杨沂孙篆书在昔篇赵烈文跋》亮墨精拓初拓本
作者:(清)杨沂孙 篆书
版本:清光绪亮墨精拓初拓本
年代:清光绪十二年(公元1885年)
纸张:白纸
印刷:拓本
函册:1函1册完整全套
装祯:经折装
尺寸:长34.2宽17.5厚2.2(厘米)
品相:原函原装,品相保存极佳,严定85品
描述:
《在昔篇》是杨沂孙苦心结撰的一篇重要书学论文。杨沂孙擅长古文字书法,他非常重视这篇用韵文形式写成的书学论文,所以亲自用篆书写出。他的儿子在杨沂孙身后将它刻板锓木,以字帖的形式流传。此本亮墨精拓,墨、纸均佳,拓工优秀,初拓精美,后赵烈文跋文。末附无罣壶主人墨笔跋文。同时期精裱,前后原装木夹板,老蓝布外函,品佳绝佳。是拓极为罕见,市面上所见均为以此拓为底本的影印本,可见此拓版本之佳,可遇而不可求,识者宝之!!
《在昔篇》此为清代学者杨沂孙以四言诗形式撰写的,是杨沂孙一篇重要书学论文,为杨氏得意之书作,以四言诗形式,用1040字讲述了古文字书法历史,讨论了文字学与古文字书法的关系,评点了历代重要的古文字学家和古文字书法家,提出了自己在古文字书法方面的独立见解。其子同福摹勒锓木。乃为班氏补亡之作,协以韵语,爰述小学源流,以在昔发端,故名日在昔篇。
杨沂孙,字咏春,号子舆,晚署濠叟。江苏常熟人。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举人。官至安徽凤阳知府。少时从李兆洛学诸子,精于《管子》、《庄子》。擅书法,尤爱“篆籕之学”,初学邓石如,后吸取金文、石鼓文、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,久而有独到之处,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。辞官返里后,篆书名重一时,兼工篆刻。



评论
暂无数据